有一个美国电视游戏节目叫做“Let’s Make a Deal”,游戏中参赛者将面对3扇关闭的门,其中一扇门背后有一辆汽车,另外两扇门后是山羊,参赛者如果能猜中哪一扇门后是汽车,就可以得到它。
通常,当参赛者选定了一扇门时,节目的主持人蒙特霍尔(Monty Hall)会打开剩余两扇门中的一扇(主持人知道门后是什么),让你看到门后的山羊,此时会询问参赛者是否换门,大部分参赛者认为这时关闭的两扇门中奖的概率是一样的,即都是1/2,通常他们不会改变他们第一次的选择。您是否觉得两个问题几乎一样呢?
网上说法很多,我们以标准版:主持人事先知道答案,会打开一扇你没选择的门,且其背后一定是羊为条件,其他情况不在此过多的扩展。如下图所示剩下两个门供你选择。
序号 | 参赛者初选 | 再选择换门 | 结果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有车门 | 有羊门 | 失败 |
2 | 有羊门A | 有车门 | 获胜 |
3 | 有羊门B | 有车门 | 获胜 |
参赛者最初选择时有1/3的相同概率选择汽车、羊A和羊B,再选择转换后的获胜概率为2/3。
蒙特霍尔问题的数学证明可以通过贝叶斯定理来完成。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些定义。
我们设定事件 A A A的概率为 P ( A ) P(A) P(A),事件 B B B的概率是 P ( B ) P(B) P(B),且事件 A A A和事件 B B B是相互独立的。
则事件 A A A和事件 B B B同时发生的概率,满足如下公式:
P ( A B ) = P ( B A ) = P ( A ) P ( B ) P(AB)=P(BA)=P(A)P(B) P(AB)=P(BA)=P(A)P(B)
条件概率是在某种条件下,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,展示了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。
我们来看两种条件概率的简单表述。
1.事件 A A A发生之后,事件 B B B发生的概率,可以记做 P ( B ∣ A ) P(B|A) P(B∣A),此时满足公式:
P ( B ∣ A ) = P ( A B ) P ( A ) P(B|A)=\frac{P(AB)}{P(A)} P(B∣A)=P(A)P(AB),即 A A A 和 B B B 同时发生的概率除以 A A A 发生的概率。
等价于 P ( A B ) = P ( B ∣ A ) P ( A ) P(AB)=P(B|A)P(A) P(AB)=P(B∣A)P(A)
2.事件 B B B发生之后,事件 A A A发生的概率,可以记做 P ( A ∣ B ) P(A|B) P(A∣B),此时满足公式:
P ( A ∣ B ) = P ( A B ) P ( B ) P(A|B)=\frac{P(AB)}{P(B)} P(A∣B)=P(B)P(AB)
等价于 P ( A B ) = P ( A ∣ B ) P ( B ) P(AB)=P(A|B)P(B) P(AB)=P(A∣B)P(B)
3.综合这两种条件事件,可以得到公式:
P ( A B ) = P ( A ∣ B ) P ( B ) = P ( B ∣ A ) P ( A ) P(AB)=P(A|B)P(B) = P(B|A)P(A) P(AB)=P(A∣B)P(B)=P(B∣A)P(A)
我们综合计算得到一个公式:
P ( A ∣ B ) P ( B ) = P ( B ∣ A ) P ( A ) P(A|B)P(B) = P(B|A)P(A) P(A∣B)P(B)=P(B∣A)P(A)
这个公式做一个变形可以得到贝叶斯公式:
P ( A ∣ B ) = P ( B ∣ A ) P ( A ) P ( B ) P(A|B) = \frac{P(B|A)P(A)}{P(B)} P(A∣B)=P(B)P(B∣A)P(A)
在贝叶斯公式中,还隐含着一些术语:
前面我们提到了,关键条件在于主持人选择B门后是无车的,这个事件对于已作出选择的参赛者来说是否有影响呢?后验概率是否产生了影响,我们来推导一下:
在主持人选择B门开启后无汽车的情况下,参赛者选A门有汽车的概率 P ( A ∣ D ) = 1 3 P(A|D)=\frac{1}{3} P(A∣D)=31,因此后验概率并没有发生变化,并不是直观的 1 2 \frac{1}{2} 21,而仍然是 1 3 \frac{1}{3} 31。
因此,如果做调换门,那么相当于参赛者选择了C门,计算过程类似,概率为 2 3 \frac{2}{3} 32:
P ( C ∣ D ) = P ( D ∣ C ) P ( C ) P ( D ) P(C|D)=\frac{P(D|C)P(C)}{P(D)} P(C∣D)=P(D)P(D∣C)P(C)
P ( C ∣ D ) = 1 × 1 3 1 2 = 2 3 P(C|D)=\frac{1\times \frac{1}{3}}{\frac{1}{2}}=\frac{2}{3} P(C∣D)=211×31=32
蒙特霍尔问题之所以那么多年来争论不休,本质上是由于语义理解上的歧义;事实上,根据不同的理解方式,蒙特霍尔问题一共有 4 个本质不同的版本。如果不了解其他版本的话,那当你在现实中遇到其他蒙特霍尔问题的变体时,也会很容易想当然地给出错误的答案。
其实,这个问题一共有两个“歧义”点,缺一不可:
根据这两个问题的答案,我们就得到了这个问题的 4 个版本:
注:1与2是指上面的歧义点。
那么,我们该怎么理解这 4 个版本的不同之处呢?它们的本质不同在于:主持人的行为是否需要承担泄露结果的「风险」,使得「条件概率」发生变动。易见,在最初的状态下,我们选中汽车的概率是 1/3。
除了「标准版」的答案是 1/3(应该换门)外,其他版本的答案均为 1/2 (换不换均可)。
由此可见,同一件事物对于不同人甚至掌握不同信息的同一个人概率可能不同。因此,概率并不能寄托在实际的物体上,而是存在于条件之下。
参考:
曾加. 蒙提霍尔问题(又称三门问题、山羊汽车问题)的正解是什么?. 知乎. 2022.04
更多【概率论-蒙特霍尔问题(选择三扇门后的车与羊)及其贝叶斯定理数学解释】相关视频教程:www.yxfzedu.com